长丰县陶楼镇:打好“引、留、聚”组合拳 激荡乡村“人才活水”
长丰县陶楼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打好“乡情引才、环境留才、产业聚才”的组合拳,推动各项资源保障,让人才能够安心、安身、安业,为加快推动“最美陶楼、浪漫陶楼”、建设“三区一园”聚智赋能。
“乡情引才”。乡情乡愁是剪不断的纽带,成就一番事业后造福桑梓、泽被故乡,是延续至今的优良传统。陶楼镇想法设法打好“乡情牌”,吸引人才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投。一是搭建在外人才“连心桥”。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镇村干部、村民组长、人才近亲属等深度挖掘在外人才资源,根据党政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等人才类型进行分类归档,信息库收录在外人才131人。抓住春节等在外人才返乡时机,组织召开“爱家乡 议发展”座谈会,了解在外人才发展最新动态、介绍家乡变化和发展机遇,宣传成功归乡创业的典型经验,征求家乡发展建设意见建议,引导优秀人才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二是厚植在外人才“乡土情”。通过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招商会”等措施,积极向在外人才宣传推介岗位招聘信息、创业金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信息和项目建设情况,带领实地考察家乡企业,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切实让广大在外人才感受到家乡的真情实意。截至目前已邀请20余名优秀人才回乡创业。
“环境留才”。吸引更多在外人才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陶楼镇除了打好乡情牌,更是筑起“梧桐巢”。一是打造人居环境“强磁场”。积极实施“四好”农村道路、美丽集镇、新能源充电桩、水电管网改造等惠民工程,改善提升镇域环境面貌。规划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套完善周边卫生院、文化馆、“口袋公园”、停车场等设施,构建15分钟生活圈。二是点燃营商环境“强引擎”。深入开展“新春访万企”“四送一服”“优环境、稳经济”等活动,对全镇规上企业和重点项目建立领导干部包联走访制度,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一对一”的全周期跟踪、全流程服务,帮助重点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土地、立项、资金、人才、用工等各类难题。深入开展“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活动,全力做好“四个服务”,努力当好“金牌店小二”。2024年全镇谋划重点项目7个,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424万元,同比增长2.61%。
“产业聚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陶楼镇树立“产才融合”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和重点项目建设需要精准聚才用才。一是坚持“走改革路、吃能源饭”。抓住能源试点县有利契机,重点保障推进皖能调峰电厂、“光伏+智慧农业”、环境科技园等项目,吸引一批新能源科技人才,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发展“花果经济、香甜产业”。依托“两大水库、六花六果”农旅资源,全面加快中医药康养休闲旅游基地建设,以“四乡工程”为抓手,培引乡村“两师一官”,以“三桃”产业为基础,重点培育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就业人才。积极探索“政府+高校+合作社”模式,携手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外国语学院,安徽国际商务学院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依托乡村振兴项目加强实用型技能人才、专业技术型人才以及管理型人才建设,培养一批“乡创客”“土专家”“田秀才”。(编撰:徐杨,审核:任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