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岗集镇:“三个转变”凝力成势 让党员教育管理更有“度”

近年来,长丰县岗集镇坚持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教育培训、分类管理、作用发挥上持续发力,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效,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基石。
变“浅尝辄止”为“精耕细作”,让党员教育管理有“深度”。组织“集中学”。结合党员需求,分类分层次开展集中学习讨论、实践教育,组织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28次,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120余次,党员轮训超过40小时,其中对党员干部的技能培训3000余人次,让党员在“润物细无声”中筑牢党性根基。线上“拓展学”。发挥“指尖课堂”优势,依托“学习强国”“党课开讲啦”、有声书等载体,延伸学习触角,有效解决农村党员居住分散、集中学习难组织等问题。全镇19个村(社区)党组织共推送“有声书”、各级先锋网等线上学习资料1900余条,收到党员意见建议100余个。跟踪“深化”学。为确保党员学习的连贯性与实效性,探索建立“党员学习档案”,记录其参加集中学习、线上学习的情况,定期对党员学习档案进行检查与分析,针对学习进度滞后党员,安排专人进行跟踪辅导、谈心谈话、上门送学,帮助其解决学习困难、尽快跟上学习步伐,有效防止党员学习流于形式。
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让党员教育管理有“力度”。“设岗式”管理,让无职党员有作为。针对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缺载体、展示形象缺舞台的难点,根据农村建设发展、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在10多个领域设置政策宣讲、矛盾纠纷调解、防火防汛等岗位,变“无职”为“有职”,让“无为”成“有为”。“跟踪式”管理,让流动党员有归属。利用电话联系、党员互找等方式,对辖区流动党员状况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摸排,形成“一人一表”台账;开展组织连线、座谈交流,以端午、国庆等节假日为契机,组织流动党员开展“话丰收 促发展”“故乡情 党员行”活动11次。“关爱式”管理,让困难党员有依靠。积极落实党内关怀帮扶措施,充分发挥“岗好有你”“岗小集”等志愿服务队作用,对困难党员定期“敲门问需”,分类建立帮扶台账。通过“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工作模式,秉持“患病有探望、困难有扶持、节日有慰问”的理念,上门为困难党员帮办代办、咨询等服务200余次。
变“学用脱节”为“知行合一”,让党员教育管理有“效度”。注重一线锻炼。坚持重点工作干在前、急难险重冲在前,引导广大党员围绕基层重点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工作,主动“亮身份、树形象、争先锋”,近年来,岗集镇共组织500余名党员志愿者一线报到,以实际行动助力基层治理走深走实。贴心服务群众。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每位党员至少联系10-15户村民,定期走访联系户,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设立党员便民服务岗,在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党员轮流值班,为村民提供政策咨询、事项代办、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检验党员教育管理“含金量”。深化志愿活动。按照“一村一队”标准组建新庄社区“红色茶社”宣讲队、青峰岭村“爱在青峰岭”志愿服务队等39支志愿服务队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辖区群众提供义诊义剪等服务400余次,服务群众5000多人。(撰稿人:杨玲玲;审核人:周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