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造甲乡:“三分法”助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近年来,长丰县造甲乡积极探索创新路径,紧扣党员教育目标,立足本地实际,依托“三分法”教育模式,通过“师资队伍、学习模式、教育体系”三个方面的先行探索,推动党员教育各环节有效衔接,构建起“学育管用”的党员教育新格局。
分类完善师资队伍“蓄水池”。对照教育内容,广泛吸纳各类专家人才,包括“专业型干部”“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手”等,这些人才既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很好地满足党员教育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造甲乡还积极邀请党校教师和县直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与基层“联姻”,通过他们的专业指导和支持,帮助基层党员提升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依托“乡党委+13个村居党员活动室+各类展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1+13+N”基层阵地,实现村(社区)党员教育的全覆盖,并满足了差异化教学的需求。
分步打造党员教育“加油站”。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设计不同的学习模式。针对基层党员开展“身边学”,利用主题党日等开展学习教育80余场,打造党员家门口的“党校”,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让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针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异地学”,组织13个村(社区)书记前往其他优秀乡镇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专业能力;针对年老体弱党员开展“家中学”,建立由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老战士等组成的“五老”流动宣讲团,将特色党课送到家门口,累计受众党员达300余人次。
分层擘画教育体系“新风味”。注重理论教育同时也注重实践教育,形成了“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相结合的多元化教育体系。在“理论课堂”上,发挥好远程教育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同时依托筱斋讲堂、党群服务中心等教育阵地组织开展培训活动110余场,让党员们能够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课堂”上,采取分众化小班形式,开展技能提升类课程,如太空莲基础技能课、林下木耳种植技能培训、“新农人”电商直播等多元化课堂。这些课程既贴近实际又富有特色,能够很好地激发党员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撰稿人:徐先传,审核人:扈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