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先锋网 ↑合肥先锋网

长丰县岗集镇:打好“三张牌”,挑起基层治理“金扁担”

日期:2025/7/2 12:53:50     稿源:王梅     人气:31

近年来,长丰县岗集镇立足区域发展实际,以组织建设为核心,打出基层组织“融合牌”、服务群众“组合牌”、协商议事“共治牌”三张特色牌,通过资源整合、服务提质、民主协商三大路径,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打好组织“融合牌”,织密治理“动力网”。组织联建强根基。构建“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成立区域化党建联盟4个,覆盖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32家单位。创新“党建+产业链”模式,在智能物流、现代农业、汽车零部件等4大产业集群建立联合党支部,推动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合作17次,促成京东智能、家电仓储等项目落地20余个,带动就业1600余人。队伍联育提素质。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选拔培养村(社区)后备干部46名;组织优秀“头雁”赴江浙一带等地开展专题培训3期,覆盖20余人次。组建“银青结对”导师团,由退休老党员帮带年轻干部,开展“田间课堂”“车间实训”等实践教学6场。资源联享促发展。建立“红色资源共享库”,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10余处,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推行“微心愿认领”机制,发动辖区企业认领困难群众微心愿27个,落实帮扶资金超万元;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环境整治、助农秋收等活动10余次,惠及群众1600余人。

打好服务“组合牌”,担起民生“幸福担”。智慧服务“零距离”。利用“善治长丰”“社区快聘”等APP,集成政务服务、便民缴费、诉求反馈等功能模块,实现高频事项“掌上办”,累计办理业务1300余件,群众办事时间明显缩短。鼓励村(社区)设立“24小时云客服”,安排专人实时响应群众诉求,提高事项办结率、群众满意度。精准帮扶“暖民心”。针对“一老一小一弱”群体,实施“三色”关爱行动:红色重点户由党员干部双包联,橙色次重点户“一对一”包联,累计帮扶特殊群体87户,解决急难问题23件。建成老年食堂6个,提供定餐送餐服务;开设“四点半课堂”“金湖小课堂”“七彩假期”等12个“关护点”,服务留守儿童400余人次。产业惠民“增收入”。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碧根果种植、草莓、黄桃等特色产业,建成产业示范园8个,总面积达1.5万亩。联动社保、妇联等部门,组织技能培训4场,帮助4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活动,举办3场线下用工对接会。

打好议事“共治牌”,架起民意“同心桥”。搭建平台聚民意。打造协商议事室19个,建立“线上+线下”双渠道议事机制。线上通过微信群等收集意见建议,线下开展“板凳会”“夜话会”等活动20余场,收集议题36个,其中“农村道路亮化”“老旧小区改造”等12项民生实事纳入镇政府年度重点工程。完善机制促落实。推行“议题收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效果评估”闭环管理,遵循“四议两公开”制度。成立由乡贤、老党员组成的监督委员会19个,对协商事项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问题高效解决。2025年通过协商议事化解矛盾纠纷26起。创新模式树标杆。以青峰岭村民协商理事会为试点,推进“三治融合”。聚焦群众需求导向、参与导向、监督导向,积极探索“11N11”(针对一项重点任务,组建一个协商议事工作组,推选出专业人员、所涉群体代表、社会组织等多名人员为成员,通过民主讨论达成一项方案,协商结果要发布一条公示)基层治理协商议事新模式,实现民事民提、民议、民决、民办、民评。该模式获评合肥市“十佳”基层协商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真正将协商成果转化为基层治理实效。(撰稿人:胡培俊;审核人:周永峰)

责任编辑:李家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processed in 0.0498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