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水湖镇:深化“加减乘”工作法,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长丰县水湖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运用“加减乘”工作法,通过转作风、解难题、强效能,推动基层党建与治理实践深度融合,形成“党委引领、支部落实、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治理体系。
作风筑基做“加法”,锻造过硬治理队伍。深化学习教育。围绕作风建设开展交流研讨5次,举办专题培训班2次,开展专题推进会3次,确保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对象学习教育,组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以读原文悟原理、警示教育等形式,深入开展解读辅导4场。强化一线练兵。实施“青蓝接力”计划,建立年轻干部“3+”培养机制(驻村、部门轮岗、重点项目攻坚),推动19名年轻镇干部、33名年轻村干部参与信访维稳、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推行“首接负责制”工作要求,减少推诿扯皮,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干部担当作为。
痛点攻坚做“减法”,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矛盾化解在一线。构建“镇综治中心—村(社区)调解室—网格调解点”三级调解网络,配备调解员36名。创新“三位一体”机制,凝聚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管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力量,成功化解邻里纠纷、老旧小区电梯改造、停车位新建等突出问题20余件。服务优化到末梢。依托党群服务阵地,设立“红色代办点”,提供低保申请、医保代缴等便民服务。推广“窗帘之约”经验做法,摸排“一老一小一残”重点群体111人,组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32支,主动提供上门照看、送医送餐等志愿服务。
机制创新做“乘法”,激发治理倍增效应。阳光治理增信任。建立“线上+线下”双公开平台,通过党务村务公示栏、“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等渠道公开村级财务、项目建设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创新“板凳议事会”“树下板凳会”等模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对道路硬化、污水管网改造等民生事项进行民主协商。先锋引领强服务。设立党员先锋岗,按网格划分党员责任区195个,组建“红色小管家”服务队8支,解决民生问题500余件。推进“友好场景”建设,打造2个“暖心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歇脚充电、技能培训等特色服务。创新“主题党日+志愿服务”形式,定期开展“红色集市”便民服务系列活动,擦亮守护“朝夕美好”党建品牌。(撰稿人:陈苗苗、操鑫;审核人:高士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