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庄墓镇庄墓社区:党员教育“根茎叶”同育 赋能乡村振兴“生产力”

近年来,庄墓镇庄墓社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构建强基固本、系统培育、实践转化的党员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生产力。
厚植“根”脉,夯实教育基础。从夯实组织根基入手,建立健全党员信息管理台账,对在册74名党员实施精准分类教育管理。根据党员年龄结构、从业特点、居住状况等因素,将党员科学划分为常驻党员、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三个类别,制定差异化培育方案。对42名常驻党员,重点加强日常教育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确保每月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学习。对26名流动党员,创新建立“云端党支部”管理机制,通过党员微信群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对6名年老体弱党员,组织开展“一对一”结对帮学活动,选派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的年轻党员骨干定期上门送学助学,采用读报讲解、视频播放等通俗易懂方式传达党的政策理论。
茁壮“茎”干,畅通教育渠道。着力构建务实高效的党员教育输送体系,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茎干”系统。线上教育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建立“学习强国+党员微信群”两级联动的数字化学习矩阵。依托学习强国平台每日推送精选学习内容。党员微信群定期发布党的理论解读、乡村振兴政策、农业技术知识等学习资料,组织开展线上讨论交流。线下教育注重实效性和实践性,充分整合社区现有阵地资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常规党建活动。2025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0余场,覆盖党员12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党员教育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繁茂“叶”果,转化教育成效。社区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不同党员群体特点精准发力,组织常驻党员参与基层治理,动员流动党员线上助力,鼓励年老党员建言献策,发动在职党员深入群众,带领无职党员主动作为,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与,形成全员参与、各尽其能的良好局面。党员志愿者在积极参与政策宣讲、环境整治等常规服务的同时,重点参与“窗帘之约”关爱行动,为孤寡、独居老人提供日常关怀,每日查看和定期上门走访,自2025年以来累计帮助老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8件,切实改善了老人们的生活困难。开展“农技专家+党员骨干+农户”培训模式,今年以来,依托农事服务中心举办技术培训18场,精准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54个,有效提升了农户的生产技能。(撰稿人:汤嗣圆;审核人: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