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庄墓镇薛桥村 “三点”发力 推动新时代党员教育见行见效

近年来,庄墓镇薛桥村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优化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创新学习实践考核模式,不断增强基层党员与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注重“细节”,保证一个都不掉队。薛桥村内主要是在家党员和流动党员两类,党支部分类施策。针对“在家党员”,通过开展主题党日、远程电教等途径组织学习,针对在家老龄党员教育工作,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借助送学上门、入户慰问等活动,注意他们的思想动态、心理波动及身体健康,在农忙、汛期等特殊时期进行重点照顾帮扶,消除老龄党员的后顾之忧。针对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常态化开展“回头看”,时刻掌握在外党员动态,了解生活需求和存在问题,建立党员台账,实现“底数清、情况明”,为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管理奠定基础。去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题教育20余次,送学到户16次,在线交流12次。
探索“创新”,增强党员教育有效性。借助互联网技术,及时更新学习内容和形式,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思路,针对党员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依循“点单”模式,分类制定课程,精准施策,按需施教。深挖村内红色资源,邀请老党员、老干部讲述红色故事,接受精神洗礼。强化党员教育。学习过程中,针对农村工作中学习需求较大的领域重点安排了农业种植技术等专题课程,28人参训。在课程里穿插案例、图像、视频等元素,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既让精神养分润泽心灵,激励党员以榜样为镜,又让党课接地气,增强趣味性。
讲求“实效”,擦亮党员的先锋底色。薛桥村秉持党员教育不能“纸上谈兵”,要“拳拳见肉”的实践观点,将学习与深入基层、融入群众紧密结合。在课外,组织参训党员投入到农村实际工作中,在田间地头设置法律宣传、农业技术服务点,调动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邀请党员队伍中的1名致富能手和2名种植达人现场分享心得经验,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创新党员考核模式,变“年终考”为“平时评”,综合考评履行党员义务和参加党建活动等情况,将考核结果纳入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提升党员考核的常态性和含金量,调动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撰稿人:金冬玲 审核人: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