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三融联动”激活基层治理“神经脉络”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积极探索新方法,通过组织“融”建、阵地“融”合、服务“融”汇,统筹协调各类资源,激活基层治理“大效能”。
组织“融”建,党建引领聚合力。强根基固根本。按照“一小区一党组织”要求,组建小区党组织60个,选优配强小区党组织班子成员112人,组建“红色业委会”(物管会)39个,择优选聘“红色小管家”298人沉入网格“末梢”。管好关键少数。分批次组织社区书记、两委成员及小区书记“擂台比武”,谈经验、齐交流、促实干。组织社区书记赴沪苏浙等地区“取经”,打造接地气的“宁家铺子”“万里家宴”等党建品牌,推进党建工作服务“邻”距离。融入共建力量。以招募“社区合伙人”的形式,通过党建共建、商圈共融、社企共益、商居共治达到居民共享,挖掘具有理发、书画、家电维修、非遗手工等一技之长的能人参与居民自治。截至目前,已有200个商户、2个社会组织、89个共建单位以“社区合伙人”身份参与社区治理,开展公益咨询、上门维修、衣物洗护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2万余人。
阵地“融”合,功能提升聚人气。突出功能性。依托区党群服务中心、1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9个网格党群服务站,设置了儿童之家、妇女微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图书室、议事厅、科普室、观影区等功能室,压缩了办公空间,扩大服务场地,延长开放时间,增强阵地趣味性和文艺性,,构建贴近基层、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群众受欢迎的“红色地标”。改造亲民化。秉持“为民、利民、便民”的理念,扎实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延伸,优化便民服务方式,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实现“居民办事跑一次,一次办好不多跑”,提供更有“温度”的人性化服务。关爱“一老一小”。聚焦“一老一小”现实需求,细化暖心举措,优化贴心服务。建设惠民食堂,建成社区食堂2个,老年助餐点16个,惠及老年群众2万余人。开设老年课堂,开设各类课程120期,累计约1500课时,服务居民8000余人次。打造公益课堂,实施“向日葵亲子小屋”项目等,开设小主持人、中国舞、篮球等多元化课程320余场。
服务“融”汇,精耕细作聚民心。精耕党建品牌。按照“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的工作思路,各社区紧贴群众需求,深入调研,挖掘资源,总结提炼特色党建工作亮点,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截至目前,已逐步形成“HUI享商圈”“‘梅’好生活,共富工坊”“岗湾益家亲”等党建特色品牌10余个。打造双凤“星”骑行业党建品牌,增强新就业群体职业认同感,引导220余名外卖骑手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办好群众实事。坚持在群众难题上靶向发力,依托各社区党总支和各小区党支部,联动物业、业委会、红色小管家、党员等,选优配强“1+N”治理工作队伍,成立由社区干部、民警、律师、医生为主体的“便民管家”队伍,创造性解决了环境美化、私搭乱建等民生难题200余件,协调邻里纠纷120余起。志愿服务到家。组建55支志愿服务队,定制“俭爱”新婚礼、“银龄数字同行”、“小雏菊”“益企帮邻”等33个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开展志愿服务800余次,服务8万人次,将“精准服务群众到小区”行动落实落细。(撰稿人:王琼,审核人:吴先智)
责任编辑: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