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点线面”结合推动流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聚焦流动党员去向难跟踪、学习难开展、服务难到位等问题,从“点”上发力、“线”上贯通、“面”上拓展推动流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聚焦“点”上发力,构建动态管理闭环。锚定信息“基本点”。组织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红色小管家等“N”力量,以60个小区党支部为单位,开展“一月一摸排,变化及时报”的方式,全方位、拉网式摸排基本信息,建立3000余名流动党员电子台账动态更新机制,精准锁定流动党员活动轨迹。聚焦双向“突破点”。在75个社区“暖流”驿站设置流动党员“报到点”,线上转发流动党员“归队码”500余次,线下发放含党徽、党章等“社区报到暖心包”1500份,创新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党员与党组织、党员与群众“三个双向”联系机制,引导流动党员主动“进门归队”。把牢组织“吸附点”。开展“党员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三找活动,建立“1+1”“1+N”结对联系机制,通过定期联系、主动报备等方式确保“流而有家”,2025年以来,新增报到流动党员520名。
聚焦“线”上贯通,精讲流动党员教育重点。打造“师资专线”。组建专职+兼职+解说员三级师资库,打造“身边人讲身边事”的鲜活课堂,针对电商、物流等行业推出“点单式”课程,开展直播带货等实用培训48场,覆盖流动党员等2000余人次。着眼“云端连线”。充分发挥移动终端传播速度快、学习灵活的优势,巧用手机“小屏幕”,建立“云支部”58个,依托QQ、微信群等媒介,全面搭建“线上课堂”,通过微信群推送“学习强国”等平台资源370次,开展线上研讨220场,寄送“学习大礼包”1500余份。走好“红色路线”。建立“培训+”模式,依托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杨庙革命纪念馆等周边红色教育基地扩大党员“学习圈”,串联合肥北乡支部等教育基地,设计“五个一”教学套餐(宣誓+实践等),组织沉浸式教学30场,覆盖党员1200余人次。
聚焦“面”上拓展,提升流动党员教育成果。扩大“服务覆盖面”。聚焦小切口,紧盯流动党员“急难愁盼”问题,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双服务双报到”实践活动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整合"宁家铺子"等平台资源,提供就业指导等帮扶380次,解决子女入学等难题56件,建成15分钟“红色服务圈”。突出“示范带动面”。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组织流动党员承诺践诺,引导流动党员主动将所从事工作与片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设立先锋岗42个,吸纳150名流动党员担任“红色小管家”,通过“幸福圆桌会”等载体平台推动消防整改等民生项目50个。提升“社会影响面”。建立“技能共享库”将流动党员职业优势转化为治理资源,围绕加强小区治理、环境整治等方面贡献智慧和力量,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志愿服务500余场?,累计服务群众5500余人次。(撰稿人:段琼,审核人:吴先智)
责任编辑: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