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造甲乡:党建牵手乡村治理,奏响乡村焕新交响曲

近年来,长丰县造甲乡坚持“党建引领、服务群众、凝聚合力”理念,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核心,聚焦村民“急难愁盼”,创新探索“党建 + 志愿服务”模式,通过建强队伍、筑牢阵地、细化网格,构建起“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建强志愿队伍,激活治理“红细胞”。各村(社区)以村党组织为轴心,从优秀党员、村民代表、乡贤能人、退休村干部中筛选政治素质好、群众口碑佳的骨干,组建老中青搭配的志愿服务队伍,重点吸纳种植能手、乡村教师等专业人才,形成“专兼结合、覆盖全面”的志愿者人才库。设立“党员先锋岗”“田间责任区”,组织党员担任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农技指导员,针对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农户及种粮大户等群体,定制化开展志愿服务。农忙季组建“助耕突击队”帮困助耕,汛期成立“防汛先锋队”巡堤查险,常态化开展“邻里互助”活动帮扶困难家庭。为激发村民参与动能,造甲乡积极推行“红源善治”积分制,以生活物资作为积分兑换奖励,结合“六方村文明户”评选,让志愿者既有荣誉感又有获得感,形成 “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 的治理氛围。
筑牢服务阵地,打造民生“桥头堡”。各村(社区)整合村部资源,设农家书屋、红色议事厅、便民代办窗口等,为村民提供农技咨询、医保代办等服务,配套充电桩、农具借用点等便民设施。志愿者每周开展政策宣传、红色故事宣讲;联合乡卫生院每年为65周岁以上老人提供血压检测、慢性病用药指导,托起乡村老人“健康晚年”。针对农忙时节村民需求,村里在田间地头、村民聚居点设置“流动服务岗”,开展农机维修、秸秆禁烧宣传、助耕助收等服务,同步利用“大喇叭”播报志愿服务信息,让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
精细网格治理,织密民生“服务网”。造甲乡积极构建“村党总支—网格党小组—网格员—党员志愿者”三级联动机制,吸纳510余名党员、乡贤加入网格服务队伍。推行“双线融合”服务模式,“线下” 网格员入户走访、田间座谈,“线上”依托村民微信群、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建立“问题收集—“两委”协商—党员领办—群众评议”闭环机制,实现村民诉求“一键直达”。今年春耕期间,六方村网格员通过走访发现部分农田灌溉渠堵塞,立即上报村党总支,3天内便组织志愿者完成清淤疏浚,保障了春耕生产。今年以来,全乡组织党员志愿活动120余次,收集民意350余条,解决灌溉用水、土地纠纷等民生问题230余个,其中农田水利类诉求解决率达100%,网格成为服务群众的“前沿哨”。
从“党员带头干”到“群众一起干”,造甲乡通过“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将党建活力转化为治理效能。田间地头有党员送技术的身影,村头巷尾有志愿者调解纠纷的足迹,党群服务中心里有群众议事的欢声笑语。党组织的“红色引擎”作用充分彰显,志愿服务成为乡村治理的“新动能”,不仅解决了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更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合力。(撰稿人:慈霏霏,审核人:扈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