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邻湖社区:挥好协商议事“指挥棒”,奏响基层治理“大合唱”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邻湖社区聚焦“深化议事协商、激发治理活力”核心目标,创新推行“五个一”工作法,通过机制完善、载体创新、资源整合三维发力,推动基层治理从“独角戏”向“大合唱”深度转变,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完善协商机制,党建引领唱响治理“主旋律”。针对“谁来协商、协商什么、如何协商、怎样落实”四大关键问题,邻湖社区以党建为统领,全面优化辖区党组织体系: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5个小区党支部、社区“两委”及“楼事汇”大党委为延伸触角,依托9名专职网格员、25名红色小管家、78名骨干党员组成的“民情收集网”,精准捕捉居民急难愁盼。严格遵循“收集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协商议事—公开公示—跟踪落实”“六步议事”流程,确保协商直击问题要害。同步组建“绽芳华”“暖阳星期三”等8支协商志愿服务队,深入小区与居民“拉家常、诉衷肠”,成功前置化解邻里矛盾33起,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压缩为“零距离”。创新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对超出社区权限的疑难问题,由网格员“吹哨”上报开发区,开发区统筹城管、司法等部门联合处置,累计推动梅冲湖公园篮球场翻新、半岛一期消防无水改造等6项民生工程落地,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创新平台载体,多元共治谱写治理“协奏乐”。社区紧扣“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理念,打造“四方馆”议事厅、“小微协商议事室”、“法官工作室”等特色载体,构建“一核三体”治理架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串联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三大主体,凝聚共建共治合力。依托“六尺巷工作法”打造“党代表工作室”协商议事品牌,通过社区建议征集、12345市民服务热线、网格员日常巡查等多维度渠道,构建起立体化居民建议收集网络,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梳理,找到共性问题,2025年累计收集意见建议80余条,已解决落实78条,办结落实率达97.5%。以小区书记“便民办公台”为依托,落实“网格坐班”制度,将每周三、周四设为“社情民意倾听日”,同步在各小区布设“书记信箱”,构建“诉求收集—分类梳理—协商办理—结果反馈”闭环服务机制。今年以来,已召开议事会、恳谈会20余场,累计新增电动车车棚10余处、增设充电点位120余个,破解居民“充电难”问题。
整合各方资源,优化服务放大治理“最强音”。社区坚持“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根据议题的大小,邀请“五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各界代表等群众基础好、威望高、能力强的有关人员参与,全面反映真实情况、具体问题、利益诉求、意见建议等,提升协商的广泛性,扩大协商的共识度。整合“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力量,围绕小区环境卫生、道路设施、服务质量等痛点,通过“3+N+X”议事模式定期召开协商会,针对车位管理、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等议题开展议事15次,协调化解各类纠纷30余起,实现“小区事、多方议”。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通过“议事成果共享”“参与积分兑换”等机制激发居民主动性,邀请居民走进“社区会客厅”共议大小事,引导其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建设者”。截至目前,已有效解决房屋漏水、管道堵塞、路灯损坏等民生难点问题56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第一线”。(撰稿人:段琼,审核人:吴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