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四维驱动”全面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效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坚持把党员教育培训作为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通过构建载体创新、精准施教、资源整合、实践赋能“四维驱动”党员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党员强党性、提素质,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先锋力量。
拓渠道,在“教育载体”上谋新篇。用好“党校课堂”。依托开发区党校、社区、新兴领域微课堂等,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设理论教育、知识技能、业务实操等专题培训班24场次,参训党员人数3000余人次,持续提高培训能力和水平。打造“沉浸课堂”。充分利用县内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杨庙镇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学习英烈事迹13场。打造现场教学点7个,组织1669名党员开展沉浸式研学,推动党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双提升。开设“联动课堂”。采取“培训+宣讲”的模式,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轮训6期;组建“百姓宣讲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145场次;学好用活“安徽党员大课堂”,累计教育党员群众4.3万余人次。
强靶向,在“精准施教”上出实招。分层级赋能。注重抓好领导干部、中层副职以上、社区党组织书记等重点对象教育,实施“头雁领航工程”,组织到上海、浙江杭州、湖州等地区考察学习,通过专题培训、研讨交流、警示教育等培训党员干部54人次。分类别提质。针对在职党员,采取“会前线上学、会中研讨学、会后实践学”,2024年全年累计开展培训12场2700余人次。针对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等,采取上门送学、结对帮学等方式,开设“凤梧课堂”流动党员专题培训2场次,为年老体弱党员送学83人次。分领域增效。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党员特点,将全区在职党员分为机关党员、城市社区党员和新兴领域党员等3类,通过制定党员教育培训大纲,分类开设“线上+线下”培训课程16个。
夯基础,在“资源整合”上求突破。建优“师资库”。坚持内部挖掘为主、外部聘请为辅,成立由“党校教师+本土专家+行业骨干+模范先锋”等32人组成的师资队伍,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教育感染力。建强“阵地库”。发挥区党校主阵地作用,结合1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58个小区(片区)党群服务站、非公企业党员活动室等,多元化打造教学基地。建全“课程库”。精准对接机关、城市社区、新兴领域等群体党员特点和需求,精心开发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课程,满足党员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发课程16个。建好“教材库”。分领域编写理论教材、本土教材等,利用好全县《播火者》《革命烈士刘云峰》等丰富课件资源,将“安徽党员大课堂”“党课开讲啦”“身边的榜样”等优秀栏目列入教材库。
促融合,在“实践赋能”上见真章。带头办实事。聚焦民生实事,把党员教育融入到项目一线、招商引资、基层治理现场,设置党员示范岗、责任区356个,组建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55支,开展“红色公益集市”活动,为群众提供血压测量、政策咨询、水电维修等服务事项3000余次。牵头解难题。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工作,通过“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机制,2024年以来,开展惠民政策宣传、美化环境卫生等志愿服务1260余场次,通过“四到家、六必访”工作机制走访群众1.2万户,解决实际问题860件。领头促发展。坚持开门接访与带案下访相结合,成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物业矛盾纠纷等47批次。班子成员走访骨干企业、科创企业等105家,收集企业政策咨询、融资与用工等方面问题76个,解决62个。(撰稿人:朱涛,审核人:吴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