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三微三新”探索基层治理新格局
今年以来,长丰(双凤)经开区坚持党建引领,从“微网格”、“微治理”、“微服务”三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党建引领织牢“微网格”,夯实基层治理“新引擎”。长丰(双凤)经开区加强统筹领导,以18个社区为基础单位依据路网、依托覆盖全区102个红色阵地,进一步精准精细划小单元,构建“社区党总(委)支-小区党支部-楼栋组党小组-党员示范户”组织架构,延伸组织链条到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彻底解决“大网捕小鱼”问题;将居委社工、物业人员、业委会成员、片区民警、协管员、楼组长、两代表一委员等10类工作力量纳入小微网格,形成网格长为指挥、“十大员”为骨干、在职党员等第二梯队为支撑的网格治理主力军;强化“沉浸式”服务理念,明确各网格站点和微网格人员的工作职责清单,使各个微格间无缝衔接,各项工作有据可依。在统筹安排下,网格人员主动做好党建活动宣传、日常巡察走访、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具体工作。
全民参与推行“微治理”,构建基层治理“新体系”。长丰(双凤)经开区聚焦精细化社会治理,通过做实小区“微自治”撬动社会“微治理”,推动社会治理更加科深化、精细化。持续推动工作力量和社会资源下沉微网格,完善多方力量参与机制,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搭建党建联建平台,通过开展认领“微心愿”等活动,引导驻区单位、“两新”组织主动对接网格内群众需求,近期累计点亮20余个“微心愿”,让爱实现“双向奔赴”;由微网格党组织牵头,通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居民四方协同搭建网格议事平台,聚焦网格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形成“收集议题—确认议题-拟定方案-召开会议-抓好落实-结果公示”的闭环管理,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凤巢社区依托微网格平台广泛征求意见,协商解决充电桩安装,小区高空摄像头安装等问题。
创新载体做优“微服务”,打造便民服务“新平台”。长丰(双凤)经开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推动“亲民化”便民服务大厅建设,打造办公议事、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等多功能综合为民服务阵地;建成党群服务中心18个、已建和在建“家门口幸福”网格党群服务站点54个、“红色驿站”17个,每个社区形成“一中心多站点”党群阵地服务模式:因地制宜打造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站点,立足开发区、社区公共区域,结合“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配置便民设施、亮明服务身份、开展议事协商等,打造各具特色的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如峰宁社区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打造“星”骑驿站小微网格服务站,创建“骑心同行”志愿服务项目;邻湖社区“侨胞之家”党群服务中心更是为归侨侨眷、海外侨胞、留学归国人员、留学生亲属等提供学习交流的阵地,融会议、宣讲、阅读、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阵地。(撰稿人:崔广兰 审核人:吕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