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岗集镇:“三链”融合 答好民生实事考卷
近年来,长丰县岗集镇以"民声收集-诉求回应-成效检验"为主线,创新构建"需求捕捉链、攻坚落实链、长效共鸣链"三链闭环机制,将群众"家长里短"的诉求转化为"落地有声"的实事,让民生温度可触可感。
织密民声捕捉链,靶向定位解民忧。精准捕捉"需求靶心"。今年6月,面对育才苑二期安置房120㎡、100㎡型严重紧缺难题,张庙社区联动纪委、司法所等部门,助力320余户安置房平稳有序完成分配,切实将群众住上“好房子”的需求转换为承载“万家灯火幸福”的实际工作。深入社区街巷、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互动,从“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吐槽、打趣、抱怨中捕捉民生痛点,将问题清单转化为责任清单。动态管理“急难愁盼”。2025年以来,通过“板凳议事会”“庭院会”将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按"红橙黄"标注诉求紧急程度,6月份重点解决了群众呼声较高的公交站台等候区座椅的配置的“红色”问题。同时,利用“善治长丰”APP等平台、畅通群众诉求反馈渠道,主动引导群众成为民生实事的“出题人”,真正做到时时将群众诉求放在心上,确保工作契合群众需求。2025年以来,大窑村仅通过“善治长丰”APP“随手拍”功能解决垃圾清理不及时、乱贴小广告等问题25件。
锻造回声攻坚链,靶向破题惠民生。“啃下硬骨头”。将每项工作都落在实处作为最基本要求,用心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把难事办妥。今年6月桃山村通过“背对背沟通+面对面协商”。解决长达5年的土地矛盾纠纷;组建19个“乡贤调解员”“五老协调队”“丁大姐工作室”等10多个矛盾调解“专班”,成功化解33起邻里矛盾;引导党员干部入户走访,通过认领“微心愿”,解决困难群众需求26件;“跟进好项目”。将民生实事细化为具体项目,推动200多个路面停车位规划、育才路等路段的绿化带美化提升等务实举措“落地生根”;采用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等方式,推动四十埠和美乡村建设、碧根果全产业示范等项目高效运转,真正尽早将惠民项目落到实处,实现群众增收致富。在岗集社区“老城区”拆迁工作,针对群众对补偿标准的疑虑,通过“案例对比+现场答疑”,联动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解读政策,消除群众误解,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构建掌声长效链,靶向提质暖民心。通过“落地有声”实的实际工作,回应群众需要。构建“三维立体”解释疏导体系,对于受政策限制、资金约束等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邀请群众代表、党员干部、专家学者围坐交流,开展10余场政策答疑活动;运用“1+1+N”沟通机制(1名班子成员+1名包村干部+ N名群众代表)重点解决辖区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热点问题。大窑村在二轮土地延包期间,召开8场“群众点题、干部答题”专题政策解读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政策。聚焦困难群体,及时解决困难群众最迫切生活难题。建立村“两委”联系服务困难群众制度,做到辖区情况清、群众情况清、隐患矛盾清,常态化开展政策、生活、困难等帮扶,推动全覆盖联系到户、服务到人,助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真正做到“敲得开群众门、进得了群众家、吃得了群众饭”,2025年以来,通过“救急难”互助社累计帮助13户困难家庭解决燃眉之急。
接下来,长丰县岗集镇致力于把民生工作做好、做久、做深,想方设法把群众眼前事、困难事解决落地,将用心赢得群众掌声,全力以赴为群众勾勒美好生活图景。(撰稿人:杨玲玲;审核人:周永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