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四举措”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聚焦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通过健全组织体系、创新教育模式、深化融合互促、关爱新就业群体,有力推动党的建设与非公企业成长同频、与社会治理共振,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织密组织网络,筑牢非公党建“强根基”。聚焦“两个覆盖”提质扩面,构建严密高效的组织体系。精准摸排建台账。坚持精准摸排、分类指导、动态管理,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211家,其中单独组建151家、联合组建60家,党建工作覆盖企业419家、党员1378名。2025年新建工会33家、妇联8家、团组织12家,实现组织与工作“双覆盖”。三级联动强指导。健全“党工委—企业党委—党建指导员”三级联动机制,53名党建指导员精准对接服务,覆盖率100%。推行“党建带群建、群建助党建”模式,为暂未组建党组织的企业铺设“孵化”通道。全年动态更新2034家企业信息台账,确保应建尽建、能建快建。交叉任职提效能。创新推行“双向进入、双向培养、交叉任职”,力促企业负责人与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实现党建引领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灵活运用“单独建、联合建、行业建”方式,组织覆盖率持续提升,切实做到哪里有企业、有党员,党的组织和活动就跟进到哪里。
创新思想铸魂,建强学习教育“主心骨”。强化理论武装,打造契合企业特点的教育矩阵。载体创新全覆盖。线上依托“学习强国”“长丰先锋”打造“指尖课堂”;线下深耕“车间课堂”“暖新驿站”,抓实“间隙式”学习。创新“晨会微党课”“车间5分钟”等载体,将学习融入生产经营全链条,累计开展集中学习、交流研讨、讲党课762次。清风浸润固根本。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194家企业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党建指导员深度参与,1000余名党员线上线下同步强化纪律意识。通过警示教育片观摩、廉政基地参观等形式,引导筑牢思想防线,将廉洁文化融入企业治理,规范关键业务流程,营造清朗发展生态。学用结合重转化。?推行“领导班子督学、指导员送学、社企联学”机制,设立党员示范岗200个、责任区50个,成立技术攻关组14个,引导党员立足岗位攻坚克难,累计解决生产难题76个、攻克技术瓶颈14项,将学习动能切实转化为发展势能。
深化融合互促,激活产业发展“强引擎”。推动党建与经营深度耦合,赋能园区产业升级。精准纾困优环境。?深入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擦亮“双凤行”营商环境品牌。党工委班子成员走访企业105家,高效解决政策咨询、融资、用工等问题76个。精准对接融资需求,举办政银企对接会,助力企业融资超6000万元。政策赋能强服务。发放惠企政策明白卡800余份,线上平台发布岗位信息近9000个。深化“党建惠企”,开展惠企政策宣讲2次,争取“党建惠企”政策奖补52项,为企业发展注入政策红利。做强产业链党建,成立高效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链上党委,提级管理县新能源网联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党委,召开推进会强化联动。链式协同谋共赢。?聚焦链上协同,探索非公企业党建联谊共建新模式,依托产业、产品、产能,组织20余家链上企业通过3场党建联谊活动,签订意向协议5份,以“党建链”强韧“产业链”,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创新合作与发展胜势。
情暖新兴领域,凝聚基层治理“新动能”。高度关注并积极引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治理。驿站暖心强服务。精心打造25个“暖新驿站”,提供饮水充电、应急药箱、政策咨询等7×24小时暖心服务,累计服务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300余人次。联合群团组织开设技能培训、健康讲堂,“夏季送清凉”等活动惠及600余人。融入治理建新功。创新聘请63名新就业群体担任社区治理公益观察员,通过“随手拍”“捎手带”反馈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有效线索56条。组织参与文明创建、交通劝导等志愿活动16场,使其成为穿梭街巷的流动“哨兵”与城市“探头”,实现了服务与治理的“双向奔赴”。创新模式惠民生。创新打造“宁家铺子”惠民平台,整合“8元理发”“3元缝补”等12类低偿服务,以空间换服务惠及居民超1.6万人次。深化“红管家”党员监督机制,构建“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大家评单”闭环,成功带动23人再就业,群众满意率高位攀升。(撰稿人:陶琳,审核人:吴先智)
责任编辑: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