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金宁社区:用爱编织,为老年群体绘就温暖生活画卷
今年以来,长丰(双凤)经开区金宁社区高度关注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服务形式与载体,通过搭建特色平台、细化服务举措、强化情感联结等方式,全方位提升为老服务的质量与效果,让社区老年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党建引领强组织,筑牢为老服务坚实阵地。社区以“康护家”为老服务项目品牌为核心,精心构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红色小管家—楼栋志愿者”四级组织架构,将为老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的末梢环节。23名红色小管家与10名社区网格员常态化开展“四到家六必访”活动。上半年,累计走访60岁以上老人达510人,收集到房屋漏水、设施维修等涉老诉求155条,并且全部及时办结反馈,切实解决了老人们的生活难题。同时,依托“宁家合伙人”机制,社区联合京东大药房、社区卫生院等8家单位,建立了详尽的为老服务资源清单。在此基础上,开展健康讲座12场、义诊20余次,直接惠及老年居民12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老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此外,在“红色公益集市”中专门设置老年服务专区,为老人提供免费理发、家电维修等贴心服务,累计为380余名老人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精细服务暖人心,精准破解老年生活难题。针对老年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社区精心打造定制化服务体系。为独居、空巢老人建立详细台账,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上门收垃圾”“代购药品”“陪同就医”等微服务,上半年累计服务230余次,让老人们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优化公共空间,将老年活动室开放时间延长至每天10小时,并配备适老化座椅、放大镜等设施,日均接待老人80余人次,为老人们提供了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创新推出“积分+为老服务”模式,积极鼓励商户参与助老行动。目前已有13家商户推出“积分兑换助老服务”项目,提供免费送餐、家政优惠等服务,累计兑换服务时长超500小时。在高温天气,社区开放5处避暑纳凉点,为老人提供防暑药品、健康监测等服务,共接待老年居民300余人次。此外,同步开展“共享书香”活动,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情感联结传温情,全力推动亲情服务落地。响应“‘长’回家”亲情行动倡议,社区多管齐下促进代际互动。组织8场“亲情主题日”活动,通过家庭聚餐、亲子手工等形式,吸引50余户家庭参与,其中子女陪同老人参加率达75%,有效增进了代际之间的感情。并建立“银龄联系卡”制度,为独居老人配备“爱心联络员”,每日进行电话问候,每周上门探访。目前该制度已覆盖辖区19名独居老人,成功解决突发需求23件,让独居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同时开展6期“数字助老”培训,志愿者们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帮助120余名老人掌握视频通话、健康码查询等功能,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此外,联合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大学生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提供每周一次的上门陪伴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2000小时,陪老人聊天、读报,弥补了老人们的情感空缺。
红色教育聚合力,充分激发为老服务动能。社区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老服务紧密结合,在“宁家铺子”开展“红色传承映初心,便民服务暖民心”等10次活动。组织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年轻党员聆听感悟,形成“老带新”的服务梯队,让红色精神在为老服务中薪火相传。依托“理论+实践”模式,社区创新性地把红色教育转化为为老服务的实际行动。开展“红色记忆帮扶行”活动6次,党员志愿者们深入了解老人参与革命或建设时期的经历,整理成红色故事集,在社区中进行宣传。在“党史教育日”期间,不仅为老党员播放《建党伟业》《大决战》等红色影片,让老年人在回顾历史中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累计参与老年人达300余人次;还组织老党员和年轻党员一起重走红色路线,实地感受红色文化。通过“主动讲学”行动,社区领导班子、党员上台讲授“敬老爱老”专题党课12次。(撰稿人:席融、单佟,审核人:吴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