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金宁社区: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治理“新活力”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金宁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社区妇女群体,以“金大姐话坊”等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妇女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通过搭建协商平台、提供就业服务、开展志愿服务等举措,激发“她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搭建协商平台,从“局外之客”到“局内之人”。金宁社区以264位热心妇女为核心,打造“金大姐话坊”基层治理平台,将其作为妇女参与社区事务协商的重要阵地。话坊每周定期开展“小微协商”议事活动,聚焦环境卫生、物业服务、矛盾调解等居民关切议题。自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50余次议事会,累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件 。例如,针对悦城小区老旧电梯更换问题,话坊组织多方协商,推动问题顺利解决;在城宫小区晾晒区增设事项上,通过话坊的协调,满足了居民需求 。同时,话坊创新采用“群众点单、金大姐接单、多方联动办单”机制,让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针对道路积水问题,话坊牵头协调社区、物业、施工方,仅用20天便完成道路修缮,获得居民一致好评。此外,话坊还与“城宫协商”“广场议事角”等平台联动,形成“每周议事、每月解难”的高效运转模式,累计收集居民诉求156条,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
提供就业服务,从“就业困难”到“自主创业”。金宁社区围绕妇女群体就业创业需求,依托“金大姐话坊”,构建起“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就业推荐”全链条服务体系。社区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家政服务、手工制作、电商运营等实用培训,累计培养技能人才190余人次。在创业扶持方面,话坊依托社区“宁家铺子”400平方米无偿铺位,为12位妇女提供零成本创业机会。其中,梅梅通过电商培训开设线上手工饰品店,月均盈利超5000元,还带动了周边妇女就业;退休裁缝徐大姐开设便民裁缝铺,服务价格低于市场价30%,并通过“宁家积分”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实现了“公益+低偿+市场化”的良性循环。同时,社区与30余家企业合作,推广“社区快聘”APP,打通“一公里就业”平台,为妇女推荐60余个岗位,帮助她们解决就业难题 。截至目前,已有5位创业妇女成功带动就业,有效增强了妇女的经济独立性和自我价值感 。
开展志愿服务,从“个体行动”到“群体奉献”。金宁社区将志愿服务作为深化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以“金大姐话坊”为依托,组织妇女志愿者参与政策宣讲、法律援助、助老扶幼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话坊从热心妇女中选拔30名成员组建“金大姐”志愿服务队,制定年度计划,每月至少开展2次活动 。今年以来,已开展15次关爱孤寡老人活动,惠及50余位老人;举办10次留守儿童陪伴活动,80余名儿童受益;组织环保宣传活动20余次,覆盖3000余人次 。此外,话坊还联合社区妇联开展“法援惠民生”活动,围绕妇女权益保护、婚姻家庭法律等主题,提升居民法治意识。同时,联动“向日葵亲子小屋”开展亲子活动35场次,服务家庭200余户,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方法。通过与5家社会组织、3家公益机构合作,志愿服务覆盖范围扩大50%,让社区充满温情,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
积分激励赋能,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作为”。金宁社区创新推出“宁家积分”体系,将妇女参与社区治理的各项活动转化为积分项目,包括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8大类22项。居民通过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积累积分,可用于兑换便民服务、生活用品或参与社区特色活动的资格。已有50余家商户、23名流动党员、2支新就业群体队伍积极参与到积分活动中来,其中不少妇女通过参与活动获得积分,兑换了相应服务和物品。积分体系还延伸至商户治理领域,推出“积分+优惠券”模式,居民可以用积分兑换餐饮折扣、文化教育等服务优惠,商户则凭借积分流水获得“诚信商家”认证。以“梅梅手工铺”为例,该商户通过积分反哺社区,积极组织妇女儿童开展插花、编绳等文化活动5场次,累计服务人数达600余人次,实现了社区与商户的互利共赢。社区每季度公示积分排行榜,对积分靠前的家庭授予“宁家模范户”称号,进一步激发了妇女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作为”,形成了全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撰稿人:席融、单佟,审核人:吴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