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金宁社区:“宁家铺子”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金宁社区以“宁家铺子”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载体,联动党群服务中心、网格服务站等多元阵地,创新构建“文化传承+红色教育+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模式,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筑牢文化阵地,夯实传承“硬基础”。空间布局上,整合“宁家铺子”便民服务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向日葵亲子小屋”等现有场所,打造覆盖全社区的“15分钟文化服务圈”,重点设立传统文化体验角与革命文化展示墙,配套购置红色书籍2000余册、专业影音设备5套,累计接待居民1.2万人次。在悦城、风格城市等3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嵌入特色文化功能区,新增“红色手工坊”“宁心书苑”等8个差异化站点,实现“一站一品”精准服务布局。队伍建设上,组建“宁家掌柜团”文化志愿服务队,吸纳非遗传承人、退休教师、老党员等33名专业人才,开设书法、传统扎染、国画等公益课堂18期,培训学员360人次;联动辖区中小学、社会组织组建“红色宣讲团”,24名党员骨干累计开展“红色故事汇”“党史微课堂”等宣讲活动36场,覆盖居民2000余人。
深耕传统文化,激活文明“源动力”。在节气民俗传承方面,结合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策划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21场,其中“粽香传情”端午民俗展组织包粽子大赛、艾草香囊制作等互动环节,吸引600余名居民参与,评选优秀民俗作品45件;“月满金宁”中秋诗会面向居民征集咏月诗词32首,现场朗诵表演覆盖300余人,让居民在节庆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韵味。在非遗技艺保护方面,联合长丰县文化馆引入传统编绳、泥塑、古法造纸、草木染等非遗项目,开展“匠心传承”系列手工课15期。“绳韵匠心”编绳工坊由县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创作建党主题编绳作品120幅,其中《红船精神》系列作品在社区展厅长期陈列;“指尖染趣”草木染体验周开设10场实操课程,居民亲手制作围巾、手帕等文创产品200余件,通过社区文创市集展示,让传统技艺走进现代生活。
赓续革命文化,淬炼红色“精气神”。通过场景化教育与代际传递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革命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红色教育场景化建设方面,组织党员赴长丰县北乡支部旧址、茶壶山烈士陵园开展“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12次,480人次党员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诗歌朗诵等形式,身临其境感悟革命历史;“光影党课”实现常态化开展,在“宁家铺子”红色驿站放映《建党伟业》《觉醒年代》等红色影片18场,配套开展观后感征文活动,收集优秀稿件26篇。革命精神代际传递方面,依托“向日葵亲子小屋”实施“童声话英雄”特色项目,组织社区青少年录制红色故事音频15条,通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广播系统滚动播放;举办“银青对话”专题座谈会,12名老党员与青少年结成帮扶对子,现场讲述参战经历与国家建设历程,整理形成口述史资料2万字。
创新机制保障,凝聚共建“向心力”。以多元机制创新激发文化建设活力,逐步形成全民参与的文化建设新格局。积分激励机制方面,推行“宁家积分”管理制度,居民参与文化活动可按标准积累积分,积分可兑换家政服务、文创产品等便民服务,2025年累计产生积分3190分,兑换各类服务480次,直接带动326名居民加入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数字赋能机制方面,搭建“宁家铺子掌柜直播间”线上渠道,累计直播文化活动37场,线上参与人次超5000;通过“居民需求调研台账”动态收集意见调整活动主题,针对老年群体增设“传统手工艺直播课”,进一步提升服务适配度,实现文化服务精准供给。社企联动机制方面,联合辖区89家共建单位成立“文化合伙人”联盟,累计争取非遗材料包800套、文化活动道具300余件及活动场地12处。(撰稿人:席融、单佟,审核人:吴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