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先锋网 ↑合肥先锋网

下塘镇把“家”搬到一线,一名90后村主任的抗“疫”之路

日期:2020/2/14 8:52:50     稿源:下塘镇     人气:164

“您好,现在疫情严控,您不能再往前走了。”下塘镇朝晖社区肥东交界处卡口一个文弱的女孩子声音温柔,语气中却透露着坚定和刚强。

       “妈,孩子我是一定要带到村里来的,现在疫情防控工作这么重,我实在没有时间天天60公里来回跑!”电话里这个妈妈声音舒缓,耐心中却透露着焦急。

       一个瘦弱的女生,一个五月龄宝宝的妈妈,一个师范院校的本科生,一个年轻的中共党员,为了抗击疫情,把“家”搬到了一线。她是3500名群众的“当家人”——下塘镇朝晖社区90后村主任李娜。

       一次疫情导致的失约

       1月22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八。下塘镇召开第一次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布置会后,李娜和村书记立刻回村召开“两委”会。“当时新闻上报道已经相当多了,我感觉这个疫情可能比较紧张。”90后村主任李娜敏锐的感觉到春节客流高峰可能会给疫情传播带来机会。“爸妈,武汉肺炎现在挺厉害的,我明天回不去了。”给家里发了一条信息后,李娜就一头扎进村民组,投入到武汉返乡人员的摸排工作中。

       本来腊月二十九,李娜已经请了假准备回合肥带帮她照顾孩子的公婆去置办年货,现在却因为疫情失约了。“心里对他们挺愧疚,毕竟结婚第一年,但实在没有时间想那么多。”李娜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早摸排一个,就早一天掐断传染源,那么减少感染的人数将以次方计算。李娜知道疫情耽误不得,群众生命重于泰山。

       一个扩大摸排的决定

       “第一天下去摸排,就遇到一个广州回来的学生,当时发现他的车辆经停武汉,我考虑到间接传染的可能性”李娜当机立断,立刻召开紧急会议,要求扩大摸排范围,不漏一个有接触武汉可能性的人员。精准人员信息,对所有外来人员全部进行登记,包括时间、车次、随行人员情况、目前体温,都要详细记录。

       事实证明,李娜的考虑是对的,因为很快,镇上的最新指示下来了,要加强对所有外来人员的摸排了解。“其实,在实际摸排中,我们后来也确实发现好几个经停湖北的非湖北返回人员,幸亏李主任当时敏锐的察觉并及时补上了这个漏洞”村干部庄飞说。

       没有谁天生有第三只眼睛,只是事业心和责任心促使他们必须预见更远的地方。

       一场关于“家”和工作的争论

       “你要去工作,我们不拦你,但是孩子那么小,你要带到天寒地冻的农村去,我们心疼。”开始,公婆极力反对李娜带着孩子去上班,何况那里还是抗“疫”一线。

       从大年初二开始,疫情防控更加紧张,入户宣传、重点人员管控、各类报表,让李娜感到每天六十公里的回家路占用的时间太多了。孩子才五个月,尚在哺乳期;病毒蔓延速度很快,疫情防控处在关键期,李娜说一头不想放,一头不能放,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家”搬到一线来。

       其实把孩子交给住在村里的外婆,李娜也并没有多少时间去照顾这个襁褓中的宝宝。她只是把路上的时间节省下来去多跑几户群众,多核几遍信息,多去几个卡点,多做几次劝导。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可是对于90后村主任的李娜来说,疫情需要,怎能把爱只留给自己的“小家”。群众利益第一,舍小家为大家,就是这个90后村主任坚守的信念。

       一段独行的回家路

       自从把“家”搬到了村里,李娜就主动参与卡点的夜班值守。朝晖位于长丰和肥东交界处,李娜负责的卡点在青杨路上,正好是两县交界的主干道,来往车辆多。疫情开始时,群众防控意识不强,常有跨县拜年走亲戚的情况,关卡执勤工作难度相当大。李娜每天坚守卡点耐心劝返车辆和群众,一天下来嗓子说的冒烟,耳朵吵是生疼。好在,在他们的坚守下,群众很快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慢慢支持工作的群众多了,往来的车辆少了。但为了防止个别群众从小路翻田埂走亲戚,李娜组建了村信息员队伍,在每个村民组安排2至3名信息员,密切关注村民外出情况,随时掌握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劝阻。坚决不存一丝侥幸,坚决杜绝一处危险。

       因为是主干道,卡点不能封死,夜间就需要值班。考虑到李娜是女同志,书记没有安排她值守夜班,可是她不同意,她说“我是村主任,更要以身作则,夜班我得参加。”书记拗不过她,同意她晚上值班到十点,再安排男同志过来接班。

       “家”在朝晖社区后林组,卡点回去大概20分钟路程。李娜说这20分钟,是她一天中难得的清闲时光,她会想想今天的工作,明天的安排,也会想想哪个群众有困难有需求,然后也会想到孩子睡没睡。守社区就是守家,对于李娜来说,这既是一天工作的结束,更只是这段征程的一个脚印。

责任编辑:长丰县委组织部 
processed in 0.0508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