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楼乡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四个专项整治”
陶楼乡党委从今年9月份开始,在全乡深入开展为期4个月的“四个专项整治”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的6个问题,即抓工作落实执行力不强、对于重难点工作担当精神不够、主动为民为企服务意识不强、不按规矩程序办事、乱用权力损公肥私情况和执法办事不公问题,乡党委多措并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加强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坚持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和定期培训制度,邀请全县具有丰富实践和教学经验的领导和专家对乡、村干部开展集中培训;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乡村干部到长临河镇、三河镇等先进乡镇参观学习建设管理经验,进一步增强党员为民为企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开展学习交流和讨论践行活动。今年7月份,在全乡党员干部中开展学习《寻乌调查》、《致加西亚的信》两篇文章,并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交流学习心得。8月至10月,组织全乡广大党员开展“我是党员,我为陶楼做什么”讨论践行活动。通过重温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三个阶段的学习交流和实践提升,不断提升党员的党员意识、担当意识、执行意识和为民意识,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行动自觉。
三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针对党政领导干部,制定详细学习计划,组织学习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内容,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20余部。针对村级党员干部,积极利用党支部会、组织生活会、乡村党员干部大会进行党的组织纪律教育;结合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将廉政文化学习教育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开展,向群众传递乡党委政府勤政廉政的工作信号。
四是健全直联帮扶工作制度。全面建立民情联络服务反馈机制。乡成立“知民情•解民忧”专项工作组,实行部门负责制,并对于各类民情进行分类梳理、统一反馈。建立“三心工程”联络服务机制。针对乡内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留守妇女等弱势群众,由党员共同参与的方式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结对帮扶工作网络,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建立党员“一线帮扶”机制。今年以来,每位党员干部认领并完成困难群众3-5个“微心愿”;组织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5支,开展志愿服务32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75件;持续开展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活动,乡村两级共120余人下基层帮助群众办实事620多件,提供帮扶资金达5万余元。
五是建立村干部工作激励和报酬增长机制。我乡设立重点工作奖励、计划生育奖励、工龄薪级工资等激励政策,为任职达到3年的村、社区干部办理养老保险。目前,我乡村干部待遇平均收入高出我乡农民纯收入的2倍。村书记平均每年报酬已达到3.7万元,村主任达到3.2万元,村级一般干部达到3万元。
六是强力推进“效能风暴”行动。出台效能建设管理规定,对乡内重点工作实行效能问责派单制,并将派单完成情况与目标考核管理奖惩挂钩,着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法纪意识。优化窗口办事流程,实行为民为企全程代理制度和“马上就办”制度,为群众和企业代办各类证照,对合法合理诉求实行限时办结。设立举报信箱,开通投诉电话,畅通问题反映渠道,让群众投诉有门、举报有效,让干部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七是强化考核评价机制。成立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自评、领导点评、查摆问题”领导组,不定期召开会议,参会人员认真对照检查材料,查摆问题,自我批评,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进行点评,个人进行承诺表态发言并按《整改计划书》进行整改。通过点评整改,党员思想觉悟进一步提升,在工作中自我加压,自我激励,勇于争先。
通过整治,党员干部思想观念深刻转变,自觉克服停一停、歇一歇思想,紧抓全县大好发展机遇,瞄准目标、明确责任、自我加压,深入群众开展服务。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得到充分落实,在低保评定、危房改造、征地拆迁、新村建设、一事一议项目等惠民工作中,无一起群众举报或投诉现象,全乡上下形成勤廉干事之风,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全乡上下、干群之间凝心聚力促发展热情高涨。(李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