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岗集镇:深耕“四味课堂” 激发党员教育“内生动力”

近年来,长丰县岗集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四味课堂”为载体,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先锋课堂、庭院课堂、云端课堂、实践课堂”,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先锋课堂强党味,头雁领航聚合力。坚持“书记带头、榜样示范”,以“先锋课堂”筑牢党员思想根基。一是书记领学铸魂。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等主题,结合村内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实际案例,开展“微党课”80余场,用“乡音土话”解读政策,推动理论学习“接地气、入人心”。二是模范宣讲聚力。邀请全国道德模范胡文传、长丰好人等先进典型,讲述初心故事、分享家风传承,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激发党员群众共鸣,累计举办道德讲堂3期,覆盖党员群众1500余人次。三是送学上门暖心。针对行动不便老党员,组建21支“红色送学小分队”,开展“板凳党课”“庭院宣讲”19次,赠送学习资料100余册,确保党员教育“不掉队、不漏学”。
庭院课堂增土味,乡土资源活学用。深挖本土资源,将教育阵地延伸至农家小院、田间地头。一是“板凳会”议民生。依托党建微阵地、种植基地,组织党员群众召开“庭院学习会”“红色茶社”30余场,围绕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等议题开展讨论,收集意见建议145条,推动解决路灯安装、沟渠清淤等实际问题62件。二是“田间课”促发展。邀请农技专家、致富能手在葡萄种植园、草莓大棚开设“实践教学点”,现场传授种植技术,带动40余户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逐年增长。三是“红色研学”传基因。利用“七一”等重要节点,组织党员赴本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我的入党故事”分享活动,邀请退休老干部讲述奋斗历程,赓续红色血脉。
云端课堂添鲜味,数字赋能提质效。借力“互联网+”,打造全天候、立体化学习平台。一是“指尖课堂”随时学。依托学习强国、省市县先锋网、党员微信群等载体,推送“有声书”、《榜样》系列视频等学习资料260余条,党员日均在线学习时长超30分钟,实现“掌上充电”。二是“远教党课”互动学。常态化开展“10号远教课堂”,改变传统党课“理论灌输”教学模式,实现党课由“说教式”向“交流式”转变。镇21个远教终端站点精准设置课程,广泛开展“红色影视播放季”“安徽党员大课堂”活动,弘扬主旋律。三是“积分管理”激励学。推行党员学习积分制,将线上学习时长、参与讨论次数纳入考核,2024年共评选“学习标兵”30名,激发比学赶超热情。
实践课堂显真味,为民服务践初心。坚持“学用结合”,推动党员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一是“一线攻坚”解难题。组建“党员先锋队”“岗小集”等志愿服务队39支,在防汛抗旱、矛盾调解等急难任务中冲锋在前,2024年成功化解邻里纠纷118起,参与夜间值班巡逻650人次。二是“结对帮扶”暖民心。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0次,党员结对困难群众140户,协调解决住房修缮、医保代缴等“急难愁盼”问题87件,群众满意度达100%。三是“联建共建”促发展。与周边企业党组织建立党建联盟,分3批组织30余名党务工作者赴江浙等先进地区考察;创新“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带动镇域草莓、火龙果等特色农产品销售路径。
下一步,长丰县岗集镇将持续深化教育模式创新,擦亮“岗小集”等志愿服务品牌,为新时代农村党员教育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岗集经验”。(撰稿:杨玲玲;审核:周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