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坚持党建引领“大融合”,推动基层治理“微提升”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聚合资源、塑造品牌、整合队伍,推动基层治理不断从“碎片化”向“系统化”升级,持续破解治理难题,推进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党建聚合、多元参与,下好基层治理“一盘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构建起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积极推动党组织向小区、楼栋延伸,成立小区党支部60个,楼栋党小组150余个,实现党组织在基层的全覆盖,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搭建多元参与平台,吸引社区志愿者、社区红色小管家、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目前,已有200个商户、2个社会组织、89个共建单位以“社区合伙人”身份参与社区治理,还选聘“红色小管家”298人,开展公益咨询、上门维修、衣物洗护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2万余人。联合99家驻地单位组建18个社区“大党委”,创新“社区合伙人”机制,打造“京东服务+”精准服务进小区等共建项目56个,建成“银钥匙”“‘梅’好生活共富工坊”“万里家宴”等特色平台12处,吸纳230余家商户参与,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专业化水平。
品牌塑造、项目融合,建设百姓安居“幸福家”。注重品牌塑造与项目融合,以特色品牌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基层治理项目。搭建“我们的圆桌会”“四方馆议事厅”“‘梅’烦恼”等18个社区协商议事品牌,累计召开“凉亭议事会”“广场恳谈会”320余场,推动儿童活动区翻新、无障碍设施改造等50项民生工程落地。在项目融合方面,将基层治理与民生工程紧密结合,共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增设停车位、加装电梯等急难愁盼问题500余件;依托1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57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老年大学、儿童“悦读空间”等阵地68处,培育“康乐暮年”“‘益’起来,更‘睛’彩”等志愿服务品牌33个,一年来,开展健康义诊、代际共融活动210场,惠及群众1.2万人次,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品牌塑造与项目融合,为百姓建设了一个安居乐业的“幸福家”。
队伍整合、激发动能,夯实基层治理“顶梁柱”。通过整合各类人才资源,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聚焦“头雁”培育,开展交流座谈等系列活动10余场,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聚焦居民身边事、小区事、公益事,组建55支志愿服务队,定制“俭爱”新婚礼、“银龄数字同行”等33个志愿服务项目,将政策送上门、帮扶送上门、慰问送上门,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800余次。依托“青年夜校”“公益课堂”“老年学校”等平台,开设各类课程120期,累计约1500课时,服务居民8000余人次,实施“向日葵亲子小屋”项目等,开设小主持人、中国舞、篮球等多元化课程320余场。切实推动党群服务圈与“15分钟便民服务圈”融合发展,不断满足居民多元化生活需求,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更接“地气”。通过队伍整合,打造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基层治理队伍,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实的“顶梁柱”。(撰稿人:叶圆梦,审核人:吴先智)
责任编辑: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