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峰湖社区:党建引领 “窗帘之约” 创新为老服务实践

连日来,长丰(双凤)经开区峰湖社区因地制宜推广“窗帘之约”经验做法,通过联合多方力量,将“杏邻”医社联动党建品牌系列活动与“窗帘之约”理念深度融合,用细致服务为社区老人筑起温暖守护墙。
以约定为基,筑牢安全防线。建立“窗帘之约”机制,织密日常防护网。社区工作人员通过长期走访观察,掌握高龄、独居老人需求信息,据此与老人及亲属签订《“窗帘之约”安全守护协议》。截至目前与有需要的老人签订协议4份,及时处置异常情况3起。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升级安全保障。联合合肥燃气公司北城服务所推出“智燃守护”计划,为辖区独居老人免费安装物联网燃气表和燃气报警器。设备具备燃气泄漏报警、用量异常监测等功能,数据实时传输至燃气公司监控中心。当监测到异常时,燃气公司推送预警信息至网格员手机,结合“窗帘之约”同步开展上门排查。目前已安装设备20户,成功预警并排除燃气泄漏隐患3起。完善应急响应流程,提升处置效率。制定《“窗帘之约”异常情况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发现-上报-处置-反馈”四步流程。同时建立每季度应急演练机制,提升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全年开展演练4次,平均处置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
以服务为要,浸润晚年生活。推行“四个一”套餐,提供精准服务。结合“银发暖心行?上门送安康”活动,为80岁以上老人、独居老人、失能老人定制月度服务套餐。每月15日组织安徽省中医院北区医生上门问诊,测量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根据健康状况调整养生方案,全年问诊服务覆盖100人次;组织志愿者进行房屋清洁,重点打扫厨房、卫生间等区域,累计清洁房屋210户次;发放急救药包,清理过期药品并分类摆放常用药,张贴服用说明标签,避免错服漏服;开展亲情陪聊,记录老人生活趣事与需求诉求,形成《老人心声台账》,累计陪聊时长超500小时。开展名医进社区活动,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与安徽省中医院北区签订“医社共建”协议,每月15日上午安排脑病科、推拿针灸科等专家团队到小区“健康小屋”坐诊。提前3天通过红色小管家通知参与“窗帘之约”的老人,为行动不便者提供轮椅接送服务。专家不仅现场诊疗,还开展中医养生讲座,发放健康手册,全年坐诊12场,服务老人320人次,开具个性化养生方案100余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满足情感需求。依托社区老年大学,开设“夕阳红课堂”,每月开展书法、绘画、智能手机使用等课程。节日期间组织“邻里宴”“中秋茶话会”等活动,邀请独居老人共度佳节,赠送爱心礼包。建立“银发”互助小组,鼓励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结对帮扶、相互陪伴。全年组织各类文化活动24场,参与老人达400余人次。
以融合为策,完善服务网络。建强红色网格,夯实服务根基。构建“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红色小管家+楼栋志愿者”的四级红色网格体系。社区党总支牵头制定“窗帘之约”服务总体规划,明确各层级职责分工;小区党支部负责对接辖区资源,协调解决服务中的难点问题;红色小管家承担日常走访、需求收集、信息反馈等工作,每人包联1-2名老人;楼栋志愿者发挥“邻里熟”优势,提供代买代办、日常陪伴等微服务。通过网格联动,实现服务需求“及时收、快速办、定期访”,全年累计响应老人诉求120余件。整合多方资源,拓宽服务维度。以红色网格为纽带,联动医疗机构、企业单位、社会组织形成服务合力。与安徽省中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将“名医坐诊”与网格走访同步推进;联合合肥燃气公司开展“智燃守护”计划,由红色小管家协助完成设备安装与使用指导;吸纳辖区商户加入“助老联盟”,为老人提供生活物资代购、维修优惠等服务。通过资源整合,已拓展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应急保障等8类服务项目。健全长效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动态管理机制,红色小管家每月收集老人需求并登记台账,社区党总支定期召开联席会匹配资源、生成服务项目;推行“服务反馈-评估优化”闭环流程,由楼栋志愿者协助老人填写服务评价表,每季度评选“星级服务标兵”,确保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撰稿人:林洁,审核人:吴先智)